“民间志愿者”进南河 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
近日,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襄阳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近30名“志愿者”,开展了一场“生态保护、共建和谐家园、促乡村振兴”为主题生态保护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围绕自然保护区的山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自然科普宣教。
活动现场,保护区驻大谷峪村第一书记沈景莹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宗鑫,以自己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了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把生态补偿政策和生态修复项目作为改变保护区原住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让保护区原住村民担任“森林防火员”、“生态巡护员”、“劳务输出员”,多渠道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争取国家和地方用于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的项目资金达3000万元以上,保护区内村民每年通过各种生态补偿增加收入2592元。通过参加保护区生态管护和生态修复项目,每年解决300多人就业问题。
志愿者纷纷就保护区建设与宣传建言献策。最后,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襄阳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就保护区野生动物宣传、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区监测、摄鸟观鸟、观鸟站选址工作达成共识。
近年来,保护区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保护区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户“四进”为主要措施,扎实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和生活理念,注重发挥基层组织和当地群众积极性,形成决策共商、资源共管、红利共享的生态保护模式,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


